教师心理

1 教师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

1.1 教师的心理特征

分为以下几部分:

  1. 教师认知特征
  2. 教师人格特征
  3. 教师情感特征:关爱学生
  4. 教师意志特征:教学效能感(认为自己能不能教得好)
  5. 教师行为特征

教师认知特征 :分为两部分

知识结构

  1. 本体性知识(最基本) :所教授的学科的知识
  2. 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3. 实践性知识 :怎么教
  4. 文化知识 :文化常识

教学能力

  1. 教学认知能力 :自己能学懂
  2. 教学设计能力 :教案写得好
  3. 教学操作能力 :讲课讲得好
  4. 教学监控能力 :善于反思

教师人格特征

  1.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2. 教师的激励和想象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效应、自我实现预言)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师期望效应有两类,一类是 自我应验效应 ,另一类是 维持性期望效应

自我应验效应 指的是由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的,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比如对一个资质平平的学生,老师却认为他会发展的很优秀,然后对学生给予了期待,这个学生最后真的发展的很优秀,这符合了自我应验效应。

维持性期望效应 维持性期望效应指的是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而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改变视而不见,甚至否认的现象。Eg:以前一直考得特别差得学生在一次考试中考得很好,老师就会怀疑他是不是作弊而得的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罗森塔尔效应.webp 皮格马利翁为一位雕刻家,他根据自己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创作了一个象牙塑像,并爱上了他的作品,给“她”起名为伽拉忒亚。爱神阿芙洛狄蒂(罗马人称维纳斯)非常同情他,便给这件雕塑赋予了生命。 《皮格马利翁和伽拉忒亚》.jpg

1.2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

  1. 能积极悦纳自我。(正确评价自己,有自信)
  2.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够积极适应工作要求,能主动学习,不断进步)
  3. 教师热爱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乐观的情绪)
  5. 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人际关系属于环境)

1.3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了解)

  1. 工作满意度
  2. 人格特征
  3. 角色冲突
  4. 学校管理
  5. 社会的影响

1.4 教师常见心理问题

  1. 职业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

  2. 职业倦怠

    长期的职业压力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它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职业倦怠表现:

    • 情绪耗竭——疲劳、丧失热情
    • 去人性化——冷漠、忽视、否定学生
    • 个人成就感低——消极评价自己、贬低工作价值

    影响因素:

    1. 学校因素
    2. 社会因素
    3. 个人因素 A型人格(争强好胜)、低自尊、外控型教师(认为自己的命运由别人主宰)

1.5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 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
    •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 积极地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 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
    • 调整心理状态,增强适应能力
    • 正确认识自我,加强个性修养
  2. 学校的帮助
  3. 社会的支持

2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1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科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它包括:

  1.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2.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 专业理想
    • 专业知识
    • 专业能力
    • 专业自我

2.2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 关注生存阶段——自己的人际关系
  2. 关注情境阶段——教学任务、学生成绩
  3. 关注学生阶段——学生发展、因材施教

2.3 教师成长的途径与方法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提出四种反思方法:

  1. 反思日记 :记录自己讲课的过程
  2. 详细描述 :观摩教学,详细描述看到的情景,并对此讨论分析。描述别人上课的情境
  3. 职业发展(实际讨论)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共同讨论教学方法
  4. 行动研究 :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2.4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低频)

课时计划的差异(多选)

专家型新手型
计划内容主要步骤和内容细节
计划修改随时临时
计划实施灵活刻板
计划的预见性

教学过程的差异

专家型新手型
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规则明确,执行力强规则含糊,执行力弱
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材的呈现能新旧联系不能联系
对课堂练习的态度一种手段必经的步骤
家庭作业的检查规范化、自动化时间长
策略的运用有且能灵活运用缺乏

课后评价的差异 专家型:关注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新手型: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