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学理论

1 教学的概念

概念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本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

根本目的: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 教学与教育、智育等的关系(判断、辨析)

(一)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①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

②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二)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①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②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智育却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三)补充:教学与上课的关系

①教学工作包含上课。上课只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②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

(四)补充:教学与“教师指导下的自学”的关系

①“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属于教学。

②“学生完全自主的自学” 不属于教学。

3 历史上关于教学阶段的理论

(1)孔子:学、思、行。(一说:学、思、、行)

(2)《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昆体良(西方第一个建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模仿、理论、练习。——《论演说家的教育》(世界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4)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席勒: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6)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4 教学的任务

4.1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一)形式教育论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等同于 “能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即:重能力,轻知识。

(二)实质教育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即:重知识,轻能力。

4.2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的一般任务)(多选)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5 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二)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四)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