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1 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分为 群体发展 和 个体发展 。这里我们指的是个体发展。 1.1 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动因:即动力。 1.2.1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第一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1 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分为 群体发展 和 个体发展 。这里我们指的是个体发展。 1.1 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动因:即动力。 1.2.1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第三节 教育的发展历程(近现代) 3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3.1 近代社会 基本特征 近代教育的特征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小学)的普遍实施; 最早实行义务教育 :德国 教育的世俗化(脱离宗教); 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出现了双轨制(英法等西欧国家。职业教
第三节 教育的发展历程(古代) 1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自发性、无阶级性、公平性(补充:无等级性、广泛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口耳相传) 2 古代社会的教育 2.1 中国 奴隶制时期 :夏 -> 战国早期 奴隶制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 :“六艺” 封建时
第二节 教育学的概述 1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外显)、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深层次的矛盾) 任务 :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2.1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1 教育的词源 “教育”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许慎《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日常用法 教育是一种 “过程” 例: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 “制度” 例:教育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基础。 教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课堂管理是动态过程。 功能: 维持功能 :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较长时间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持续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系统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选择、安排、确定的构想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对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评价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教师心理 1 教师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 1.1 教师的心理特征 分为以下几部分: 教师认知特征 教师人格特征 教师情感特征:关爱学生 教师意志特征:教学效能感(认为自己能不能教得好) 教师行为特征 教师认知特征 :分为两部分 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最基本) :所教授的学科的知识 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
第六节 问题解决 1 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 1.1 问题与问题解决 1.1.1 问题及其种类 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任何问题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的成分: 起始状态(给定条件) 目标状态标(答案)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所以,天生的、本能的情境,不属于 “问题”。
第五节 态度与品德 1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 学习形成 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 内部准备状态 或反应的 倾向性 。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 ≠ 行为) ; 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同于能力,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决定个人完成任务的意